当设计灵感碰撞产业需求,当课堂创意对接市场实践,产教融合便在创新设计领域绽放出别样光彩。2025年3月,2024澳门彩开奖结果查询依托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提供的资源与平台,在吉利创新设计院的专业赋能下,共同打造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汽车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这既是吉利教育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布局,也成为吉利汽车设计人才储备重要举措,更是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践行“实践育人、创新兴院”理念的标志性实践。
2024澳门彩开奖结果查询与吉利创新设计院完成双向挂牌
作为深耕汽车设计领域的顶尖机构,吉利创新设计院深度参与“星耀”项目的全流程设计与落地。从课程体系重构到设计资源开放,从导师团队组建到实践项目对接,设计院将前沿设计理念、市场需求标准与企业项目经验精准注入培养环节。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首期选拔的优秀学生,进入上海吉利创新设计院,开展为期1个月的实战培养,开启从莘莘学子到职业设计师的成长蜕变。
项目以“基础夯实—项目实战—创新突破”三维培养体系为核心,构建起“校园课堂+企业工坊+市场赛道”的立体化培养场景。吉利创新设计院凭借对全球汽车设计趋势的敏锐洞察,将汽车外观设计、人机交互优化、可持续材料应用等真实项目工作引入培养过程,让学生深度参与从概念草图绘制到原型样品打磨的全流程。这种“设计源于需求,创新基于实践”的培养模式,既为企业输送“懂市场、精设计、善创新”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更让学生在校园与职场的无缝衔接中,真切感受设计扎根产业土壤的鲜活力量。首批参与项目的学子,在企校双方的合力培育下,收获了跨越式成长。
产品设计专业 章燕茜
今年暑期我作为一名内饰设计实习生进入吉利创新设计院实习。因为我今年四月才开始接触汽车设计,到实习之前基本只了解过外饰,对内饰完全是零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步理解了内饰设计岗位不仅仅是造型上的创意表达,更重要的是在美学、功能性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设计不仅是画出好看的草图,还要考虑材料的工艺可行性、结构合理性以及与整车的匹配度。通过参与团队的实际项目,我认识到内饰设计是一个需要兼顾工程、制造和市场多维度需求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周嘉萱
在这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所有的设计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用户,通过参与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我学会了不再仅仅从“我认为”出发,而是更多地去思考“用户需要什么”、“怎样的设计能提升他们的驾乘幸福感”,在创新设计部门中,一个出色的内饰设计方案不仅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更是在各种约束下最大化地发挥创意,让产品具有精神内核。
这次实习让我接触到真实项目,与一线设计师交流,深刻体会到设计是始于问题、忠于落地、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我认识到自身不足,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提升设计认知与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汽车设计师并加入吉利不断努力。
产品设计专业 俞凯钧
通过实习,我对汽车外饰设计师这一岗位的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汽车外饰设计是用户对一台车的第一印象,直接关乎整体的形象和情感的建立。设计师需要精通过线条、曲面、比例、及各种细节等视觉语言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造型方案,传递品牌基因。优秀的汽车设计绝非天马行空一簇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改进,精雕细琢的一个过程。设计师需要众多的知识储备,设计方案必须在美学创新与工程可行性、法规要求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至关重要:设计工作高度依赖跨部门协作,需要与各个团队之间紧密沟通,清晰阐述设计意图并吸纳反馈,共同推进方案落地。汽车设计迭代迅速,新材料、新工艺、电动化带来的造型变革以及用户审美趋势的变化都要求设计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此次实习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对汽车设计的完整流程与严谨要求有了具象而深刻的认识。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阮凤仪
在吉利设计创新院的实习过程中,我对汽车内外饰模型搭建与修改的认知有了质的突破 —— 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是架起创意与工程的桥梁,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更要实现二维设计到三维实体的精准转换。随着实习推进,我逐渐熟悉了汽车设计的完整工作流程。更幸运的是,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门团建活动,大家从工作中的同事变成团建里的伙伴,聊设计思路、谈行业趣事,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让我快速增强了对部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次实习让我坚定了在汽车设计领域发展的决心。我深知自己才刚刚入门,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更加努力地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设计思维提升起来。
产品设计专业 张红莉
这一个月的实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一开始我对汽车内饰几乎是零基础,但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慢慢摸索,从最简单的草图到逐步尝试完整的手绘效果图。汽车内饰设计是一个融合了艺术审美、工程技术、用户研究和市场需求的综合性领域。它不仅仅是美的创造,更是用户体验、功能实现和情感连接的深度挖掘。设计师需要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发挥最大的创造力。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用户的感知和品牌的形象。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设计、建模、评审到工程对接,每一项都是环环相扣,大家的紧密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环境,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虚心接受指导。努力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乐于参与讨论和分享想法。很快适应了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感受到了团队的友好与专业。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方向,也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创途启航,设计未来。“星耀” 项目的首批学子,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中汲取养分。在 AI 赋能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将进一步依托芯位平台 —— 这座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先进的技术支持,深耕学习领域。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精心打造的场景课与微课程,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前沿的学习体验。课堂上迸发的创意灵感,正转化为契合市场需求的设计成果;同学们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书写着设计青年的成长答卷。这束 “创新” 之光,既是汽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产教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有力见证,照亮了设计教育与汽车产业协同共进的未来之路!
(文图来源:艺术设计学院)